三百年牛栏山名不虚传
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酿造业源远流长,文人称之为酒文化。据史籍记载,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即指仪狄是黄酒的创始人,杜康是白酒的创始人。
牛栏山是一个古老酒镇,1982年在牛栏山酒厂的原址金牛村附近出土了一批距今三千余年前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有八件之多。其中大都是饮酒、储酒的酒具。
牛栏山酒厂起源何时呢?据顺义区档案馆《康熙顺义县志》卷二载(1662年--2001年,距今已有339年历史):牛栏山镇造酒工约百余人(受雇于治内十一家烧锅),所酿之酒甘洌异常,为北京特产,销售邻县或平市,颇脍炙人口,而尤以牛栏山之酒为*者。
为什么是“二锅头”?
牛栏山*富盛名的就是“二锅头”,这是一种纯净而质量上乘的好酒。当年京师烧酒作坊为了提高烧酒质量,进行了工艺改革。在蒸酒时,因为**锅和第三锅冷却的酒含有多种低沸点和沸点的物质成分,所以只摘取经第二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故起为“二锅头”。
乾隆赐名封“御酒”
话说乾隆十七年(1752年),正值大清朝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百业俱兴之时。
临逢盛夏季节,乾隆邀刘墉、和珅进宫赏花,品酒作乐。酒过三巡,理论到安乐美酒。乾隆来到牛栏山安乐烧锅品酒。君臣三人站在古老而神奇的金牛村路口,感慨万千。
乾隆望着安乐烧锅的酒旗幌子道:“香千年佳酿美酒金牛村。”酣饮畅谈过后,乾隆龙颜大悦。遂为安乐烧锅酒赐名为:“二锅头”,并封为“御酒”。从此牛栏山二锅头“御酒”美名传扬天下。